作者:李澤治

P1)同志彩虹旗.jpg

同志彩虹旗

 

  去年底鬧得沸沸揚揚的挺同反同之爭,這個月開始劇情即將邁入第二季。第二季因涉及法律定位的攻防,立專法、修民法和堅決不同意入法各有巨量的人數支持,預料引爆的衝突將會比去年更激烈。

 

  每個人人際關係周遭都有同志存在,每個人對認同或不認同同志的行為也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因此誰要想去影響誰或改變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學習心理諮詢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曾接觸過同性戀議題;在從事看相工作時面對到的同志更多不勝數,理論結合實務之下,我自認對同性戀問題的理解比一般人要深入很多。但本文我並不期待讀者閱後能讚同我的意見,我只單純把我看待同性戀的心得提出來給大家做個分享。

 

  目前精神病學已將同性戀排除在精神障礙之外,所以指責同性戀者是病態或變態,這種說法絶對是一種歧視。異性戀者沒有權利這樣說,同性戀者聽到這種挑釁也不必覺得自卑。然而轉入諮詢心理學範疇,同性戀至今仍被當成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多數同性戀者經由心理諮詢並不會改變他(她)的性指向;可是也有相當比例的同性戀者的確可以透過心理治療扭轉成異性戀者。因此站在我的學術背景前,我認同同性戀雖不是病態或變態,但仍然屬於一種有可能改善的不正常心理狀態。

 

  心理學界認為同性戀的形成有兩種因素:一種是生物因素,也就是有些人會變成同志,是因為遺傳基因出了問題。在解剖生理性別上,他(她)天生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樣的。第二種叫心理社會因素,係指他(她)之所以成為同性戀者並非先天決定,而是後天對性的錯誤認知或不正常性經驗所導致。人心理性別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一歲。一歲時幼兒開始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份;到了兩歲至兩歲半,自我意識逐步發展;直至三歲,則形成了性別意識。這個階段對兒童確定自己性別起最關鍵作用的,就是成人的對待方式。如果成人對兒童的教育與對待是混亂的:例如把女兒當成男孩來養,或把男孩當女孩來打扮等等,便很容易導致兒童心理性別出現差錯。

 

  也有一部份同性戀者幼少時期並沒有異狀,是成年後發生過性角色錯位體驗,因從中獲得某種快感而逐漸變成了同性戀。這類型的同性戀者「自知力」清,有些甚至會對自己行為感到羞慚,但因人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我看相當中接觸到的同性戀者,有小部份是遺傳基因造成的天生同志,也有一部份是幼兒時期父母錯誤對待泡製而成的同志;但人數最多的還是因有過性角色錯位體驗轉變而成的同志。遺傳基因造成的天生同志可能只有變性手術才能幫助他(她)們找到自我,心理治療根本不會有作用。幼兒時期因大人錯誤對待泡製而成的同志,臨床上施以心理治療有過不少成功案例,但我認為轉變的可能性應該低於50%。因性角色錯位體驗變成的同志,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只達失調等級,當事人自我克制和行為調整就能產生一定的改善效果,若再施予妥善的心理諮詢,轉變的機會應該可以達到百分之百。

 

  去年底動輒數萬人揮舞彩虹旗在冷風中吶喊的挺同大遊行,相同場景在今年仍會反覆出現。我從新聞畫面中看著這些人,心裏一直在想:他們當中有多少是基因問題造成的同性戀者,的確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而對其他大多數因心理性別出差錯造成的同志,政府又該拿出什麼好的政策來加以輔導?一味封殺同性戀者的婚姻權利對有些人是很殘忍的;但全面開放同志成家肯定會造成同性戀人口快速增加,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帶來無法挽救的傷害。

 

 

PS,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閱以下連結:

從「女神」降成「神女」引發的恐慌症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