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治

P1)倒霉的星巴克,開在哪裡都中槍(照片取自官網)。.jpg

倒霉的星巴克,開在哪裡都中槍(照片取自官網)。

 

  星巴克為了對應天怒人怨的「一例一休」政策而把咖啡售價稍稍調高了一點,結果竟在網路上被公幹到臭頭。這起咖啡杯的風暴對星巴克生意的確會造成若干影響,但影響程度就像蜉蟻撼大樹,不但不會傷枝敗葉,而且很快就能平息過去。

 

  在各種網幹當中,最令人矚目而且還在新聞版面上刷過存在的,就是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先生說的那番話:「在台灣星巴克咖啡代表潮,代表有品味,台灣人買星巴克,走在路上有風,所以再貴也有市場。」「我們台灣人不是在喝咖啡,而是在享受高貴的氛圍。台灣人不會把錢花在實質的層面,台灣人把錢花在了面子上。」

 

  星巴克是在1998年3月28日跨海來台,在台北天母開出第一家店。當時我不記得曾有人批評它代表不實質或好面子;我只看見大學教授們一窩蜂跟在年輕人屁股後面排隊,想率先體驗一下這種「潮」和「有品味」的感覺。時隔十九年,來到今天的2017星巴克在台灣的開店數已超過四百家,相當於每六萬人就有一家星巴克;這個比例比日本每十二萬人才有一家整整高出了一倍。就在大家早已習慣了這種「高貴」,澈底把它當成生活中一部份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台大教授說我們喝的不是咖啡,而只是一種愛面子的心理。⋯⋯我聽了五內翻騰,差點把早上喝的那杯星巴克咖啡吐出來。

 

  我看見大學教授對星巴克指手畫腳,李茂生並不是頭一個。十八年前北京清華大學有位教授也幹譙過星巴克,只不過他的論調和日後發生的社會影響,和李教授的「高貴說」正好相反。1999星巴克在北京王府井開出第一家店的時候,我正好前往北京展開事業第二春。當時一般公司職員的月薪只有幾百元人民幣,而一杯星巴克拿鐡的售價卻要十幾元人民幣,可想而知有能力常去星巴克喝咖啡的外商和趕時髦的本地人,在北京人眼中幾乎變成了「階級敵人」。大陸有一句流行用語叫「小資情調」,這句用語就形成於星巴克咖啡進入北京市場的那個年代;而年輕人約會在星巴克喝咖啡,正是小資情調最經典的畫面。

 

  在網路尚未興起的年代最重要的輿論工具是報紙,而報上對喝一杯要用掉工薪階層一日所得的星巴克咖啡,自然有不少評論。當時有一篇清華大學教授(作者姓名我已忘記)的評論最讓我動容:他說北京出現天價咖啡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勵首都民眾向更高收入挑戰。⋯⋯他相信很快會有一天,北京人人都喝得起星巴克,再也沒有人覺得星巴克貴,把去星巴克喝咖啡當成「小資情調」了。

 

  2017年的北京,當年那個清大教授的預言早已成真,人們所得向上翻了十番。現在恐怕連中學生和外地民工,也不會認為去星巴克喝咖啡是走路有風的事了。而同一時空底下的台北,卻有一位台大教授在教育我們:去星巴克就是曬高貴、好面子,彷彿想建議大家應該退回三合一沖泡咖啡時代的那種儉樸。

 

  今夕是何夕?我好像突然被人推進了歷史的黑洞裏。

 

 

PS,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閱以下連結: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