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治
砲口所向一切幸福平靜都會化為灰燼
去各地風景名勝遊覽,只要看見砲台,我都會湊上前去,察看這些大砲產自什麼年代,口徑有多大;然後順著砲口對準的方向,由近及遠,一直往射程可及的最盡頭探望過去。城堡要塞大砲一定擺放在視野最遼濶、前方完全沒有遮擋的位置,想盡攬所遊之處最完整的風光,拿砲台當座標肯定不會錯。
大砲都會放置在視野最開濶的位置
去年五月造訪瑞士旅遊勝地沙夫豪森,登上小鎮最高處的梅諾城堡,發現上面陳列著兩座法國拿破崙時代的大砲。梅諾城堡建成於十六世紀,堅固而呈正圓形的外觀,顯示它一開始就是為軍事需要而興建的。1799年在歐陸到處點燃戰火的法國軍隊被奧地利擊敗,倉皇撤退中,就因梅諾城堡發揮功能,才阻擋住奧軍追擊,沒有導致全軍覆沒。站在硝煙散盡的古砲面前,看著一群頑皮的小丫頭歡快的爬上爬下,我深慶自己和她們都活在和平年代裡。
我在梅諾城堡的古砲旁感念和平
來蔚藍海岸迷你小國摩納哥遊玩的人,一定會去山上的親王宮參訪。親王宮佔地不大,但東西兩側都安放著指向海面的大砲,令人印象深刻。摩納哥親王宮所在的山丘,從西元1485年就成了義大利熱那亞人的要塞。歷史上覬覦摩納哥險要戰略位置的國家,除了義大利,還包括法國和西班牙。彈丸之地要應付四面八方強鄰的威脅,幾大之間難為小,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可想而知。目前摩納哥仍然是被法國緊緊包圍的「國中之國」,親王宮安置的大砲,理所當然是法國貨~來自十七世紀法王路易十四時代的產品。
摩納哥親王宮的大砲
唐朝大詩人杜牧詩作《江南春》,當中有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詩中所列的四百八十座寺廟,排名第一的便是南京雞鳴寺。從雞鳴寺登台城,走不多遠可以看見一排古砲。砲口一律指向北方,也就是歷來外患所突入的方位。古砲「自將磨洗認前朝」,可以發現有明末的「神威大將軍」、「紅夷大砲」,也有清朝康熙年間的「武城永固大砲」。南京自古為興王之地,經歷過的戰爭比任何城市都多。這些古砲口雖不能言,但眼皮子底下,卻看盡幾百年的悲歡離合,興亡榮辱。
南京城牆上的明代古砲「神威大將軍」
在古砲台邊徘徊留連,我最常觸動的思緒,便是「太平的日子太珍貴,值得我們盡一切努力去維持」。持續進行九年,目前仍炮火連天、屍橫遍野的敍利亞內戰,已造成全國三分之二人口,大約一千兩百萬人變成了難民。難民中有七百萬在敍利亞境內靠接濟度日,處境慘不忍睹。另外五百萬流落歐洲各地,生命安全或有保障,但生活條件卻同樣令人同情。去年遊亞維農,在市中心中央大道麥當勞門口,我遇見好幾個敍利亞難民乞丐家庭。他們扶老攜幼,席地而坐,衣衫襤褸,伸手求憐的慘狀,望之讓人鼻酸。難民乞丐語言不通,模樣也實在有點嚇人,我發現觀光客見了都繞道而行,極少有人願意對他們施予援助。
能夠逃到法國來謀生的難民,在敍利亞都是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還不錯的一些人。他們在內戰前,有的是醫生、律師、記者、教師,有的是中小企業主或專門技術人員,過著優裕而受人尊敬的生活。但是砲聲一響,烽火連天,所有人的境遇和未來命運,一夕間都被澈底改變。不論留在故鄉,或者流落他鄉,都成了衣食不周的乞討者。「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真正見過因戰爭墜入悲慘的難民,對這兩句話會有最深刻的體會。
PS,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閱以下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