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治
掛在聖雷米療養院的梵谷名畫《星夜》
告別日內瓦,五月三十日我和芬兒再搭歐洲高鐡,來到此行的第三站亞維農。亞維農和日內瓦相距三百多公里,坐最快的火車也要三小時。但是這兩個分屬不同國家的著名城市,卻被隆河緊緊繫在了一起。隆河源頭是阿爾卑斯山雪水,雪水漫入雷夢湖後,從日內瓦滙流成一條奔往法國境內的大河。我們搭火車從日內瓦來亞維農;而「大江流日夜」~幾天之後,那些在日內瓦凝視過、嬉戲過、似曾相識的雷夢湖水,也會跟著我們腳步,流到亞維農來團聚。
日內瓦湖水漫溢出來的隆河
亞維農聖貝内澤斷橋跨越的隆河
亞爾醫院附近梵谷常來寫生的隆河
亞維農是南法大城,但當地人口不多,商業也並不活絡。市面上所有熱鬧景象,都是源源不絕的觀光客製造出來的。古城區從火車站這一頭到聖貝內澤斷橋那一頭,就一條中央大街貫通。遊客不論停留幾天,吃飯、逛街、買東西和走訪市區景點,來回來去都在中央大街和時鐘廣場附近打轉。因此我和芬兒只安排一日市區遊,其他三天,我們全部用來探索紅土城、石頭城、碧泉村等普羅旺斯絶美村莊,以及前往亞爾和聖雷米這兩個梵谷小鎮朝聖。
亞維農市區最熱鬧的時鐘廣場
時鐘廣場上的街頭藝人
教皇宮與聖母教堂
亞維農市中心在時鐘廣場和市政廳這一塊,觀光客每天都會過來蹓躂幾遍。想去著名景點走走,也會從這裡出發。市區遊所有參觀重點都在同一條路線上,大約花半天時間,就能把歌劇院、教皇宮、聖母大教堂、岩石公園和聖貝內澤斷橋這幾個必遊景點走透透。因為是宗教聖地與觀光重鎮,亞維農的乞丐和遊民比其他歐洲城市多很多。尤其是中東戰亂法國收容來的敍利亞難民,他們常會貼近遊客身邊伸手向你要錢,對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威脅。在亞維農城區的街道穿街走巷(正常情況下街巷裏都冷清無人),即使是大白天也要結伴而行提高警覺。天黑以後更不用說,還是老實待在飯店裡為妙。
山頂上的岩石公園
聖貝內澤斷橋
城區通往斷橋的山洞
亞維農有好幾家大陸人經營、司機兼導遊、專營四鄉八鎮觀光的小旅行社,我和芬兒經由旅遊中心推薦,找到一家很正規的業者。近郊遊分全日、半日兩種行程,我們想看的東西不多,選擇了半日遊,費用是150歐元。當日七人座的賓士休旅車先把我們載往紅土城~一個位於山上的迷你小村。紅土城周遭景色並不特別優美,只是另有一番山城的異樣情調而已。離開紅土城,下一站來到石頭城。石頭城有很多電影來取景,是南法著名的絕美小鎮。我和芬兒安步當車在城裡晃了一個小時,拍下不少美美的照片,便往碧泉村趕行程去了。
紅土城充滿小山城情調
紅土城充滿小山城情調
石頭城在很多西洋大片中亮過相
石頭城獨特的韻味令人留連忘返
暢銷名著《山居歲月》筆下的盧貝宏山區,風景雖然美如仙境,但陽光超級熾烈,也讓遊客想躲都無處可躱。我和芬兒六月一日來遊紅土城、石頭城,每人頭上一頂遮陽帽,尚且被曬得七葷八素;真不敢想像七、八月間沒戴帽子站在太陽底下,能撐幾分鐘不中暑。碧泉村是索爾克河的發源地,該地水源來自山區雨水,雨水滲入石灰岩後,從深達315公尺的地下洞穴噴湧而出,形成水量豐沛的索爾克河。碧泉村綠意盎然,河水水溫也比一般河流清涼許多。遊客從外頭進村,一陣涼風襲上身,立刻心曠神怡,暑氣全消。若不是司機大哥下午工作早已排定,我真想多付點錢買他時間,讓我們在村裡吃個午飯,「暗戀桃花源」的時間,可以多持續幾小時。
風輕輕水涼涼的碧泉村
風輕輕水涼涼的碧泉村
人一進村便暑氣全消
我們亞維農下榻的酒店~諾富特,就在中央火車站和公車站的旁邊,要搭火車或公車做近郊遊,簡直太方便了。六月二日,來亞維農的第三天,我和芬兒搭上開往馬賽的火車,只花十八分鐘就到了亞爾。亞爾Arles是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小鎮,市中心的古羅馬競技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拉馬丁廣場旁的古城門進入市區,沒走多遠便可來到圓形競技場。始建於西元前十年的競技場,規模比羅馬的競技場小很多。然而目前它仍在使用中,夏天有音樂劇和鬥牛表演會在這裡演出。從競技場往亞爾醫院的方向走,沿途經過的共和國廣場、聖托菲母教堂和古代劇場,也都是觀光客來到亞爾,會停下來歇歇腳、拍拍照的地方。
亞爾是很有歷史的文化小鎮
已存在兩千年的羅馬競技場
我們在羅馬競技場大門前
亞爾最最有名的去處,當然還是因梵谷而揚名的亞爾醫院了。梵谷1888年割下自己的左耳後,被送來這裡療養了十五個月。在亞爾居住期間,他創作靈感大爆發,一共完成了近三百幅作品。經典之作《隆河上的星空》、《星空下的咖啡館》、《在亞爾的臥室》等等,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繞著種滿鮮花饒富文藝氣息的庭院逛兩圈,再沿隆河邊岸走回車站,更能進入一百多年前天才畫家~苦悶又狂亂的內心世界。
梵谷曾來住過的亞爾醫院
亞爾醫院很有藝文氣息
縱使不是星空下,隆河依然很美麗。
去過亞爾的次日,我們又去拜訪了另一個梵谷小鎮~聖雷米。當天在亞維農公車站候車時,差一點遭到黑人搶奪團伙打刼~所幸我和芬兒冷靜沈著,利用手中的防身用品,成功嚇退了歹徒。從亞維農去聖雷米坐公車要四十五分鐘,一路上風景十分優美。聖雷米的居民對觀光客非常友善,我們在旅遊中心工作人員幫助下,很容易便搞清楚了遊玩聖雷米的黃金動線。
梵谷之路上的畫作
梵谷之路上的畫作
名畫《松樹在傍晚時的天空》
名畫《麥田裡的絲柏樹》
名畫《鳶尾花》曾以5300萬美元賣出
從旅遊中心出來,沿著左側的大馬路直走向前,便可踏上所謂的「梵谷之路」。「梵谷之路」的得名,不只因為這條路可通往梵谷居住的精神療養院,而是沿路有許多駐足點,都是梵谷曾經在此作畫的題材。你拿畫作和現場實景做對照,可以發現有些景象雖然經過了一百多年,原貌仍維持不變。聖雷米精神療養院要買門票(一人6歐元)才能入內參觀,裡面不僅有美麗又氣質非凡的建築和花園,還有許多天才完成驚世之作的實景。1890年7月27日傍晚,梵谷用手槍射擊胸膛自殺,子彈穿胸而過,但他沒有當場死亡,仍能自己走回下榻的客棧。由於沒有得到恰當治療,第二天傷口嚴重感染,拖到29日凌晨還是去世了,得年僅三十七歲。
聖雷米療養院門口
梵谷的自畫像
我和芬兒與大師的自畫像
療養院內的梵谷雕像
療養院安靜的後花園
後花園待開的薰衣草
在療養院完成許多不朽的巨作
離開聖雷米療養院,繼續往前走幾分鐘,可以看到著名的格拉儂遺址。格拉儂遺址包括凱旋門和一座衣冠塚,建築年代距今兩千年,是法國境內最古老的凱旋門。我們在附近拍了一些照片,沿著來時的梵谷之路,往旅遊中心漫步而回。
療養院附近的格拉儂遺址
PS,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閱以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