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治

圖1 重逢「綠波廊」

  隨著時代變遷,昔日稱雄上海灘的綠波廊,頂級食府牌匾上的金漆雖然己經有些剝落了;但是在眾多識食識飲的老上海人心目中,想品嚐正宗地道的本幫風味,還是得來城隍廟的綠波廊或老飯店才有保證。固守原汁本味很多時候象徵落伍缺乏競爭力;然而當整個消費市場都保存不住原汁本味時,能夠不失原味反而會變成一種極大的優勢。如今的綠波廊雖然光芒漸淡營業卻比從前更加興旺,除了午晚正餐時間必然一座難求,它們還另外開放了下午兩點到五點的時段來應付川流不息的客流。一間老派作風的中餐館在瞬息萬變的上海鬧區竟能維持這樣的局面,可想而知有多麼不容易。

圖2 綠波廊大廳

綠波廊大廳

  我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踏進綠波廊,就被它古雅的環境和美味的食物深深吸引住了。爾後頻繁進出上海,我時不時都要找機會再次光顧綠波廊,享用它們口碑載道的各式本幫老菜。二十多年下來,我去那裡的次數總計不會少於四、五十次。綠波廊賴以成名的許多招牌料理,也都存放在我的味覺記憶庫裡。2011年結束台商生涯返回台北後,我有兩年多時間沒再去城隍廟。因此今年九月重遊上海,我說什麼也要挪出時間再來拜訪拜訪綠波廊。

  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五點多來到店門口,一入門就被領位人員擋了駕,他說樓上樓下、大廳包房全部有人預定,一個座位也沒空的了。我正在煩惱這下麻煩了,忽然瞥見一位熟面孔的老員工從身邊經過,便連忙拉住他和他套起交情,請他務必幫我想想辦法弄兩個座位。服務員出身的這位老員工現在正好是訂席部主管,他回櫃台翻了翻訂席記錄,馬上就喬出一張靠窗的小桌來,說客人定的時間是七點半鐘,要我們不用急慢慢吃,只要七點半前能用完即可。我和慧芬對他的熱心感謝極了,當場點了幾樣不費時、不耗工的好菜,好整以暇坐著等待佳餚端上桌面。

圖3 臨窗而坐,等待佳餚

臨窗而坐,等待佳餚

 圖3-1 重逢「綠波廊」

  桂花蜜汁糖藕和蔥油蘿蔔絲海蜇一向是慧芬最愛吃的兩樣涼菜。湯的部份我們點了兩種不同的魚翅,慧芬點了口味淡一些的紅燒三絲魚翅盅,而偏愛濃湯重味的我則點了砂鍋黃燜翅來享用。配飯吃的菜我們只要了兩道,而且都是輕靈一些的。蟹粉燴白玉(豆腐)澆在米飯上和飯拌著一起吃真是過癮,這是江南獨有的一種愜意享受。百合銀杏炒蘆筍淡雅養生,與世無爭,可以視為一道君子之菜。兩道菜、半碗飯吃下肚,胃容量的刻度已上升至七、八分,可以擱下碗筷等待大閘蟹來做收尾了。

圖4 三絲魚翅

三絲魚翅

圖5 砂鍋黃燜翅

砂鍋黃燜翅

圖6 蟹粉燴白玉

蟹粉燴白玉

  綠波廊蟹好是有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二、三十年來得以揚名四海,身價翻過好幾番,當初靠的就是綠波廊、老飯店這些老上海餐廳全力拉抬。基於這個原因,產地現在供應給綠波廊的貨,仍然是陽澄湖蟹中的上品。只不過陽曆九月底這個時節,公蟹還沒有滿膏,母蟹則尚須再養一個月,並不是吃蟹最好的時候。因此我和慧芬一人只點了一隻蟹,解解饞癮,發發秋興,意思到了就夠了。

圖7 綠波廊的蟹由客人自挑自選

綠波廊的蟹由客人自挑自選

圖8 重逢「綠波廊」

  用餐結束時間不過才七點,再次向幫我們喬位子的訂席主管道過謝,便安步當車前往不遠的南京路壓馬路。二十多年前南京路就是百貨、銀樓、食品店林立,人潮多到走不動的熱鬧商圈。如今路兩邊蓋起許多大樓,而街面早已成了行人徒步區。但是因為臨近十一長假的關係,這裡遊客仍然你推我擠讓人寸步難移。我們在一團團的厚厚人牆中縮身前進,場景彷彿回到遙遠的某一年,渾然忘了今夕何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